• <acronym id="5hqqn"></acronym>
    
    
    <big id="5hqqn"></big>
    ?

    臨床診斷學知識答辯

    來源:仕圖醫考      452      發布時間:2015-11-25

    1.簡述體格檢查的基本方法

    答:視診、觸診、叩診、聽診、嗅診

    2.發熱的分度有哪幾種?

    ①低熱37.3—38℃②中等度熱38.1—39℃③高熱39.1—41℃④趨高熱41℃以上

    3.常見發熱的熱型有哪些?其定義以及各見于哪些疾???

    臨床上常見的熱型有:①稽留熱;②馳張熱;③間歇熱;④波壯熱;⑤回歸熱;⑥不規則熱。

    稽留熱:是指體溫恒定地維持在39―40℃以上的高水平,達數天或數周,24小時內體溫波動范圍不超過1℃。常見于大葉性肺炎、斑疹傷寒。

    馳張熱:是指體溫常在39℃以上,波動幅度大,24小時內波動范圍超過2℃,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。又稱敗血癥熱型。常見于敗血癥、風濕熱、重癥肺結核。

    間歇熱:體溫驟升達高峰后持續數小時,又迅速降致正常水平,無熱期(間歇期)可持續1天至數天,高熱期于無熱期反復出現。常見于瘧疾、急性腎盂腎炎。

    波壯熱:體溫逐漸上升達39℃或以上,數天后又降至正常水平,持續數天后又逐漸升高,如此反復。常見于布氏桿菌病。

    回歸熱:體溫急驟上升至39℃或以上,持續數天后又驟然下降至正常水平。高熱期與無熱期各持續數天后規律交替一次。常見于霍奇金病、回歸熱等。

    不規則熱;發熱的體溫曲線無一定規律,可見于結核病、風濕熱、肺炎及滲出性胸膜炎等。

    4.臨床上感染性發熱的病原體常有那些?

    感染性發熱的病原體常見的有:病毒、細菌、支原體、立克次體、螺旋體、真菌、寄生蟲等
    5.臨床上非感染性發熱主要有哪幾類原因?

    ①無菌性壞死物質的吸收②抗原—抗體反應 ③內分泌代謝障礙
    ④皮膚散熱減少 ⑤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 ⑥自主神經功能紊亂

    ? 91免费 无码 国产在线观看i